在工业、服务业、农业、海洋等领域加快布局产业数字化场景
●力争建成12个左右重点行业“产业大脑”,争创400家以上“晨星工厂”、25家以上“国家级智能工厂”
●推动600家企业完成试点改造任务,高标准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大力发展在线研发、数字金融、智慧物流、在线检测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争取每年打造10家左右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谋划打造数字农业新场景,建设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70处以上
●聚焦港口、海洋生态等垂直领域,布局一批场景应用实验室,打造80处以上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集聚区
5月1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青岛市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青岛科教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完备,拥有较好的信息产业基础、海量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具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方案》立足青岛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全面转型为引领,统筹规划了城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以及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领域、实施路径和责任分工。
全面释放实数融合效能
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市大数据局局长张艳介绍,《方案》以三年的时间,统筹推进“以数强实”“以实壮数”,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明确到2027年,实现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有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各领域各行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等目标。同时,创新提出加快建设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的目标。
建设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工作的重要举措。发布会上,市大数据局副局长张万波表示,将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和适数化改革等五大方面开展工作。
具体来说,青岛将持续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和流通交易体系,促进数据采集标注、分析挖掘、数据安全等技术应用。持续开展“以数招商”,强化产业链协同,培育形成一批辐射力强、集聚度高的数据产业集聚区。持续做强青岛“算力一张网”,加快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利用全市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推动全市算力资源互联共享,鼓励开展算力、算法、数据协同创新。
同时,围绕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积极构建数字产业领域先导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梯次培育赛道,力争培育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不少于300家,高水平建设中国软件名城。深入推进工业、服务业、农业、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
推动“两化”协同发展
当前,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案》围绕提升数字产业化能级和加快产业数字化发展,提出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未来产业等高端领域,安排8项以上的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布局建设4个以上平台经济集聚区等。
同时,在工业、服务业、农业、海洋等领域加快布局产业数字化场景,深化“工赋青岛”行动,力争建成12个左右重点行业“产业大脑”,争创400家以上“晨星工厂”、25家以上“国家级智能工厂”。推动600家企业完成试点改造任务,高标准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大力发展在线研发、数字金融、智慧物流、在线检测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争取每年打造10家左右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谋划打造数字农业新场景,建设智慧农业应用基地170处以上。聚焦港口、海洋生态等垂直领域,布局一批场景应用实验室,打造80处以上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集聚区。
数据价值化是推动数据要素协同其他生产要素集聚、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前提。2025年至2027年,青岛将创新数据价值化发展,通过完善数据要素基础制度、推动数据地方立法、研究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措施等方式,探索扩大可信数据空间、隐私计算等技术应用范围。同时,培育一批数据要素企业,推动数据富集企业向数据资源企业转型发展。持续开展以数招商,做大做强数据要素产业园。围绕商贸流通、金融服务、海洋生态等领域,持续开展“数据要素×”专项行动,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适度超前建设数据基础设施
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方案》提出,要适度超前建设数据基础设施。比如,在基础网络方面,加快5G-A和F5G-A“双万兆”试点部署及应用,推进“双万兆社区”“双万兆园区”试点,加快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在基础算力方面,统筹优化大中型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算力发展,打造一体化算力省级核心区,积极融入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体系。在数据流通方面,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先行先试)隐私保护计算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建立以可信数据空间、区块链为代表的数据流通设施,打造5个重点行业的跨区域、跨行业数据流通利用场景。